钢铁丝路上的“守护者”

新闻探索 2025-09-14 17:51:18 5879

  东北网6月6日讯(张旭 记者 葛金鑫)6月6日清晨6时30分,守护者呼伦贝尔草原的钢铁晨雾还未散尽,满洲里铁路口岸的丝路上新闻解读汽笛声已穿透薄雾,在广袤的守护者草原上划出清亮的弧线。这里是钢铁被誉为“百年钢轨上的新丝路”的重要枢纽——滨洲铁路干线的国门节点,此刻,丝路上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海拉尔电务段满洲里信号车间作业一工队的守护者8名信号工已整装待发,他们肩背工具箱、钢铁腰别对讲机,丝路上步伐坚定地走向边检场俄侧国门方向。守护者

  铁路信号设备是钢铁火车的“眼睛”,24小时不间断地指挥着列车运行。丝路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守护者新闻解读进出口贸易量逐步增长,钢铁跨境班列开行更加密集,丝路上铁路信号设备使用率也更高。确保每一趟跨境班列运行“耳聪目明”、安全畅通,是这个工队坚守的使命。

  “道岔转辙装置是信号设备的‘关节’,受气温变化影响最明显。”工队“90后”工长张威边检查工具边介绍,“入夏后,转辙机机械特性易波动,可能出现卡阻、卡滞;雨后箱盒漏雨渗水更会导致电路短路,这些都可能让‘眼睛’失明。”作为工队的“设备医生”,张威对管内171组道岔、230架信号机的“脾气”了如指掌:哪台转辙机入夏易出现问题哪个轨道区段雨后爱“闹电压不稳”,他翻着泛黄的巡检记录本,比说自家事还清楚。

  为应对汛期挑战,工队建立了“双预”机制——作业前通过微机监测提前摸排设备状态,将“道岔动作电流异常”“轨道电路红光带”等列为重点隐患;作业中结合现场实际动态调整方案,确保“隐患不隔班、故障不过夜”。“今早监测显示,8号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波动超阈值,6DG区段雨后电压偏低。”对讲机里,张威的声音沉稳有力,“这两个点必须优先‘诊断’。”

  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队伍,承担着滨洲铁路干线6座站场、171组道岔、230架信号机、307个轨道区段的养护任务。无论是零下40℃的寒冬,还是38℃的盛夏,他们始终准时出现在“天窗”点——当城市还在沉睡,他们的脚步已叩响钢轨;当最后一列中欧班列鸣笛启程,他们的背影仍映在信号机灯箱上。

责任编辑:邱浩
本文地址:http://news.yunelian.com/news/13c859990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支招健康过“三伏”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贵金属价格集体走高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多只相关ETF份额创新高

中金亦庄产业园REIT成立 规模10.88亿元

方寸之间铭记历史,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在穗首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