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请查收这份来自林间的“双赢答卷”
东北网7月31日讯(单庚辰 王玮琦 记者 葛金鑫)近年来,双赢答卷同江市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同江创新推出“榛鹅共生”的市请资讯解读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榛子树与大鹅林下养殖相结合,查收让林下空间变成增收“聚宝盆”,份自蹚出了一条绿色致富的林间新路子。

在同江镇永胜榛林生态大鹅养殖基地里,双赢答卷近万只三花鹅在茂密的同江榛树林间自在穿梭。基地负责人王演初认真检查榛子树的市请生长情况,手持镰刀仔细修剪着榛子树上过于繁密的查收枝叶。刚剪下的份自新鲜枝条转眼就成了鹅群的美味佳肴,大鹅们立刻簇拥而上,林间争相啄食这天然的双赢答卷“零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同江生态养殖画卷。
据测算,市请资讯解读这片榛林年产榛子可达4000斤,收益稳定在4万元左右;而穿梭林间的三花鹅预计9月成熟上市,又将为基地创造可观的额外收入,让林下空间的价值倍增。
永胜榛林生态大鹅养殖基地负责人王演初说:“前两年在村里承包了这片榛子基地,后来发现除草特别困难。听村里老人和村委会建议,说可以搞养殖,大鹅吃草!这样既省了鹅的饲料钱,榛子树每年还得追肥,鹅粪正好当肥料。鹅吃草省饲料,鹅粪肥地省化肥,两头儿都划算!我就引进了一批鹅苗,现在看效果挺好。今年收益估计能比去年多五万块钱。”

在这片林鹅共生的生态空间里,作为黑龙江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百千工程”下沉基层的一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的科技特派员郭文凯蹲在鹅群旁,仔细观察着大鹅的生长状况,向养殖户详细讲解眼下鹅群的健康状况和养殖要点。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科技特派员郭文凯说:“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实地查看养殖户养鹅的具体状况、养殖数量,精准了解技术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树下养鹅模式,我们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考察并进行技术指导。榛子树冠自然遮荫,替代了传统遮阳网投入,有效预防盛夏鹅群中暑;同时鹅粪转化为榛子树有机肥源,形成‘以林护禽、以禽养林’的生态闭环,实现了科学养殖目标。”
郭文凯的技术指导,正是黑龙江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百千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将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精准输送到乡村产业一线,既解决了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的难题,也让先进的农业理念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份来自林间的“双赢答卷”,为同江市探索绿色兴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活样板。同江市将持续推广“树上结果、林下生金”的复合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探索更多元化的特色种养结合项目,让广袤的林下空间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兴农富民新路。
责任编辑:邱浩本文地址:http://news.yunelian.com/news/452e849946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